同样在昨天,职业足球联赛“假赌”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对61名涉事足球员工的纪律处分。前国脚和外援涉案,引起舆论轩然大波。不少球迷表示心酸“该用脚法的地方,却用错了脑子”。
这也让我们深深思考,中国足球到底怎么了?国足还能变得更好吗?
一问:国运虽盛,为何拿不到球?
男足失利后,不少网友浮想联翩。 “无论他们效力哪支球队,他们似乎都陷入了生死攸关的境地。”有人说:“这真是国际声誉啊!”这种苦中作乐,也体现了大家对男足的欣赏。令人费解的是,这一成绩与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不匹配、不相称。
一般来说,大国在体育资金投入、人才储备、场馆建设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为什么足球发展如此困难?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周末聊聊足球》和《踢球还是看书?》中讨论过。 》等文章分析称,中国足球生态从球员选拔、教练任用到比赛安排都存在诸多混乱,其中也包括腐败问题。
与足球强国相比,国足在技术、战术、体系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整体层面看,足球青训体系尚不完善,足球人才基数较小,选拔范围较窄。在球员和球队层面,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缺失、球队作风杂乱、内讧不断等问题暴露无遗。目前,我国围绕足球运动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在相关领域“扫雷”,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弥补短板。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在全国体系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情况下,你们仍然坚持使用联赛机制?
中国是体育大国,乒乓球、跳水等运动在世界上颇有名气。这些优势项目实行全国体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教练员队伍装备、运动员选拔和培养提供保障。那么,足坛为何继续实行市场化联赛机制呢?
首先,这是由足球所需的“家财”决定的。与跳水、举重等注重培养精英球员的运动相比,足球相对强调团队合作,需要大量的注册球员支撑。但目前中国足球非常缺乏优秀的人选。据2022年统计,中国注册玩家超过26万人,其中职业选手超过3200人,16岁以下青少年选手超过10万人。
其次,足球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运动”,与其高强度的对抗和跌宕起伏的竞技水平密不可分。在职业联赛中,足球运动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他人进行更充分的竞争足球赛事新闻,并从市场机制中得到充分的激励,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取得长足的进步。
诚然,联赛机制虽好,但中国足球在联赛规模和衔接机制上与世界顶级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大框架有了,但里面是空的,基础薄弱。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同时发挥国家体系的优势,培养足球后备人才。今年3月出台的《关于我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坚持国家体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动员各方力量发展青少年足球。
第三个问题:虽然青少年明明很优秀,但为什么成年人就表现不好呢?
在网络短视频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野场、训练营里不少年轻人,朝气蓬勃、热情高涨,让人直呼“国足有希望”。同时,我也有疑问。中国似乎不缺少才华横溢的“好苗子”球刊直播吧,但为什么他们就不能长成足球场上的“参天大树”呢?
前面说过,中国常年踢足球的年轻人并不多。我们在网络平台上看到的实际上是“幸存者偏差”下的部分。就中日对比而言,日本的总人口还不到中国的十分之一,但中国的年轻球员数量还不到日本的十分之一。这背后,与大多数人的社会观念有一定的联系。试想,有多少家长能够接受孩子可能全身心投入足球,甚至忽视文化课,但他们的未来却未必有保障?足球自然是一种强身健体的好爱好,但如果将其作为人生规划,投资成本高、训练周期长、成功率低。爱而不选择,不深入,看似合理。
另一方面,这也与足球运动员的选拔机制和培养体系密不可分。比如过分强调早期专业化,对选手的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同时,教练和训练比赛水平也参差不齐。
足球归根结底是一项职业竞技运动。一些年轻球员在青少年时期就能凭借出色的身体条件或技术优势在野外赛场脱颖而出,但职业比赛更考验战术安排、大局观、判断力等战略意识。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技术出众、动作华丽的街球选手一进入职业赛场就容易“哑火”的原因。要想踢好足球,就必须有足球技术、懂得兵法、有“足球智慧”。
四问:为什么其他运动都能屡屡打破纪录,足球却如此疲弱?
我国的许多体育赛事都处于世界顶级水平。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了40枚金牌。许多赛事在西方传统优势赛事中脱颖而出。就连起步较晚的网球,也创造了历史。相比之下,足球的惨淡显得尤为刺眼。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要从中国足球的发展史说起。国足职业化改革从1992年开始,却历时三十多年。作为体育工作改革的突破口,中国足球很早就提出协会实体化、联赛职业化,依靠转播权、广告、门票等自负盈亏。青训市场化改革也起步较早。此后,各地足球学校主要依靠学费和转会费生存。
事实上,市场化的足球学校很难获得短期利润足球赛事新闻,需要持续的巨额投入。短期来看,足球生意往往是赔钱和赚钱的。一旦遇到困难,在资本市场动荡一段时间后,大多数都以倒闭告终。
此外,足球俱乐部和足球学校由于其社会影响力,也可能与当地政府和足协发生牵连。可以说,利益相连的足球产业一直暗流涌动,未能形成公平透明的行业管理机制,存在一些监管灰色地带。在这条发展轨道上,中国足球的“业绩输出”自然不容乐观。
五问:明明“恨铁不成钢”的我们,为何还如此关注足球?
1990年北京亚运会国足失利后,春晚相声《亚运最佳》调侃“什么最臭”、“中国男足最后一脚,哪只脚最臭”。 ” 30多年来,我们从未停止过拿国足开玩笑。抱怨和期望是相辅相成的。这在当时是正确的,现在也是如此。
或许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国足足球赛事新闻,是因为国足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比赛本身。它不仅包含着人民群众对“民族”体育的信任和关心,也与一个体育强国的宏观战略密切相关。
纵观带有“国”字头的体育项目,最常见的就是“国乒”、“国羽”和“国足”。既然承担了“全民”的称号,就意味着人民群众对这些体育项目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更高的要求;而放眼大局,中国致力于到2030年体育发展整体质量和效益显着提升,到2035年2018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足球在国际体育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弥补足球的短板。
俗话说:“爱深,责任深”。刚刚经历了一场比赛的失利,舆论飙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关注”意味着始终有一种期待。而“指责”、“嘲笑”,不也是一种关心吗?
事实上,如果仔细看网上和网下的各种评论,字里行间其实都表达了一个意思:中国男足不能灰心,不能“失败”,有一天可以真正“崛起”。我们从来不要求国足不要输球,而是希望看到球员们在赛场上拼尽全力、奋力拼搏的精神。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
“改变你的勇气”。面对挫折,中国人民始终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接下来国足要做的就是珍惜中国人民的期望,通过不断的检讨和反思,完善技术策略、提振精神面貌。毕竟这些年来,虽然中国球迷经常开玩笑说“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但事实上,他们始终对“逆风翻盘”抱有期待。